国外直播软件live下载
北京04月02日電關於《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的說明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我就《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起草的有關情況向全會作說明。一、關於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議題的考慮我們黨曆來高度注重總結曆史經驗。早在延安時期,毛澤東同誌就指出:“如果不把黨的曆史搞清楚,不把黨在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辦得更好。”在爭取抗日戰爭最後勝利的關頭,1945年,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了《關於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對建黨以後特別是黨的六屆四中全會至遵義會議前這一段黨的曆史及其經驗教訓進行了總結,對若幹重大曆史問題作出了結論,使全黨特別是黨的高級幹部對中國革命基本問題的認識達到了一致,增強了全黨團結,為黨的七大勝利召開創造了充分條件,有力促進了中國革命事業發展。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鄧小平同誌說:“曆史上成功的經驗是寶貴財富,錯誤的經驗、失敗的經驗也是寶貴財富。這樣來製定方針政策,就能統一全黨思想,達到新的團結。這樣的基礎是最可靠的。”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了《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回顧了新中國成立以前黨的曆史,總結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曆史經驗,對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作出了評價,特別是正確評價了毛澤東同誌和毛澤東思想,分清了是非,糾正了“左”右兩方麵的錯誤觀點,統一了全黨思想,對推動黨團結一致向前看、更好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產生了重大影響。現在,距離第一個曆史決議製定已經過去了76年,距離第二個曆史決議製定也過去了40年。40年來,黨和國家事業大大向前發展了,黨的理論和實踐也大大向前發展了。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全麵總結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既有客觀需要,也具備主觀條件。黨中央認為,在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曆史時刻,在黨和人民勝利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正在向著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的重大曆史關頭,全麵總結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對推動全黨進一步統一思想、統一意誌、統一行動,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勝利,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曆史意義。黨中央認為,黨的百年奮鬥曆程波瀾壯闊,時間跨度長,涉及範圍廣,需要研究的問題多。總的是要按照總結曆史、把握規律、堅定信心、走向未來的要求,把黨走過的光輝曆程總結好,把黨團結帶領人民取得的輝煌成就總結好,把黨推進革命、建設、改革的寶貴經驗總結好,把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砥礪奮進的理論和實踐總結好。具體來說,就是要深入研究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百年曆程,全麵總結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偉大曆史進程、為國家和民族建立的偉大曆史功績;深入研究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百年曆程,深化對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的理解和掌握;深入研究黨不斷維護黨的團結、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百年曆程,深刻領悟加強黨的政治建設這個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鮮明特征和政治優勢;深入研究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的百年曆程,深刻認識黨同人民生死相依、休戚與共的血肉聯係,更好為人民謀幸福、依靠人民創造曆史偉業;深入研究黨加強自身建設、推進自我革命的百年曆程,增強全麵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堅定和執著,確保黨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曆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深入研究曆史發展規律和大勢,始終掌握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曆史主動,增強錨定既定奮鬥目標、意氣風發走向未來的勇氣和力量。黨中央認為,總結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用具體曆史的、客觀全麵的、聯係發展的觀點來看待黨的曆史。要堅持正確黨史觀、樹立大曆史觀,準確把握黨的曆史發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正確對待黨在前進道路上經曆的失誤和曲折,從成功中吸取經驗,從失誤中吸取教訓,不斷開辟走向勝利的道路。要旗幟鮮明反對曆史虛無主義,加強思想引導和理論辨析,澄清對黨史上一些重大曆史問題的模糊認識和片麵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對這次全會決議起草,黨中央明確要求著重把握好以下幾點。第一,聚焦總結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我們黨已先後製定了兩個曆史決議。從建黨到改革開放之初,黨的曆史上的重大是非問題,這兩個曆史決議基本都解決了,其基本論述和結論至今仍然適用。改革開放以來,盡管黨的工作中也出現過一些問題,但總體上講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是順利的,前進方向是正確的,取得的成就是舉世矚目的。基於此,這次全會決議要把著力點放在總結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上,以推動全黨增長智慧、增進團結、增加信心、增強鬥誌。第二,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個重點。這次全會決議重點總結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曆史性成就、發生的曆史性變革和積累的新鮮經驗,主要考慮是,對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期間的曆史,前兩個曆史決議已經作過係統總結;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成就和經驗,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二十周年、三十周年時黨中央都進行了認真總結,我在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會上發表講話,也作了係統總結。因此,對黨的十八大之前的曆史時期,這次全會決議要在已有總結和結論的基礎上進行概述。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個重點,有利於引導全黨進一步堅定信心,聚焦我們正在做的事情,以更加昂揚的姿態邁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第三,對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人物的評價注重同黨中央已有結論相銜接。關於黨的十八大之前黨的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人物,前兩個曆史決議、黨的一係列重要文獻都有過大量論述,都鄭重作過結論。這次全會決議堅持這些基本論述和結論。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五周年大會、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九十周年大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大會特別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等重要會議上,對黨的曆史都作過總結和論述,體現了黨中央對黨的百年奮鬥的新認識。這次全會決議要體現這些新認識。二、決議稿起草過程今年3月,中央政治局決定,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重點研究全麵總結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問題,成立文件起草組,由我擔任組長,王滬寧、趙樂際同誌擔任副組長,黨和國家有關領導同誌及有關中央部門和地方負責同誌參加,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領導下承擔文件起草工作。4月1日,黨中央發出《關於對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重點研究全麵總結黨的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問題征求意見的通知》,在黨內外一定範圍征求意見。從反饋意見看,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麵一致認為,黨中央決定通過召開十九屆六中全會,全麵總結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是鄭重的曆史性、戰略性決策,充分體現黨牢記初心使命、永葆生機活力的堅強意誌和堅定決心,充分體現黨深刻把握曆史發展規律、始終掌握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曆史主動和使命擔當,充分體現黨立足當下、著眼未來、注重總結和運用曆史經驗的高瞻遠矚和深謀遠慮。一致讚成這次全會著重總結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並就決議需要研究解決的重大問題提出了許多好的意見和建議。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麵普遍認為,一百年來,黨團結帶領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曆史時期持續奮鬥,創造了彪炳中華民族發展史、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人類社會發展史的奇跡,徹底扭轉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曆史進程,生動譜寫了世界社會主義曆史發展的壯麗篇章,成功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新境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建立了不朽功業,為促進人類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在這一偉大征程中,黨和人民積累了極其豐富的寶貴曆史經驗。這些都值得係統總結。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麵建議,這次全會在全麵總結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基礎上,重點總結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曆史性成就、發生的曆史性變革及新鮮經驗。按照黨中央部署,文件起草組認真學習黨的重要曆史文獻,充分吸納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麵意見和建議,深入研究重大問題,認真開展決議稿起草工作。9月6日,根據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決議征求意見稿下發黨內一定範圍征求意見,包括征求黨內部分老同誌意見,還專門聽取了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意見。從反饋意見情況看,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麵對決議征求意見稿給予充分肯定,一致讚成決議稿的框架結構和主要內容。一致認為,決議稿最鮮明的特點是實事求是、尊重曆史,反映了黨的百年奮鬥的初心使命,符合曆史事實;決議稿對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人物的論述和評價,同黨的曆史文獻既有論述和結論相銜接,體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關於黨的曆史的新認識。決議稿總結概括的“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的曆史意義”,全麵、深刻、係統反映了黨對中國、對人類作出的曆史性貢獻;總結概括的“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的曆史經驗”,貫通曆史、現在、未來,具有重大的曆史意義和現實指導意義。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麵普遍認為,決議稿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牢記初心使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是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行動指南,同黨的前兩個曆史決議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必將激勵全黨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爭取更大榮光。在征求意見過程中,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麵提出許多好的意見和建議。文件起草組逐條分析這些意見和建議,做到能吸收的盡量吸收。經反複研究推敲,對決議稿作出547處修改,充分反映了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麵意見和建議。在決議稿起草過程中,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3次會議、中央政治局召開2次會議進行審議,形成了提交這次全會審議的決議稿。三、決議稿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內容決議稿除序言和結束語之外,共有7個部分。第一部分“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勝利”。闡明這一時期黨麵臨的主要任務是,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創造根本社會條件。分析黨產生的曆史背景,總結黨領導人民在建黨之初和大革命時期、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進行革命鬥爭的曆史進程和創造的偉大成就,以及創立毛澤東思想、實施和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重大成就。強調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製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鬥向世界莊嚴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淩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中國發展從此開啟了新紀元。第二部分“完成社會主義革命和推進社會主義建設”。闡明這一時期黨麵臨的主要任務是,實現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製度基礎。總結新中國成立後黨領導人民戰勝一係列嚴峻挑戰、鞏固新生政權,成功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建立社會主義製度,開展全麵的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打開對外工作新局麵的曆史進程和創造的偉大成就。總結黨加強執政黨建設所作的努力和積累的初步經驗,在闡述這一時期黨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的基礎上,對毛澤東思想進行科學評價。強調這一時期黨領導人民創造的偉大成就,實現了一窮二白、人口眾多的東方大國大步邁進社會主義社會的偉大飛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鬥向世界莊嚴宣告,中國人民不但善於破壞一個舊世界、也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隻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第三部分“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闡明這一時期黨麵臨的主要任務是,繼續探索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使人民擺脫貧困、盡快富裕起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充滿新的活力的體製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強調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曆史意義,總結以鄧小平同誌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以江澤民同誌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以胡錦濤同誌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作出的曆史貢獻,從黨領導全麵開展撥亂反正、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從容應對關係我國改革發展穩定全局的一係列風險考驗、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開創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等方麵,展現新時期波瀾壯闊的曆史畫卷和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強調這一時期黨領導人民創造的偉大成就,推進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鬥向世界莊嚴宣告,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指引中國發展繁榮的正確道路,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第四部分“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闡明這一時期黨麵臨的主要任務是,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開啟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征程,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宏偉目標繼續前進。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一我國發展新的曆史方位,概括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深入分析新時代黨麵臨的形勢、麵對的風險挑戰,從堅持黨的全麵領導、全麵從嚴治黨、經濟建設、全麵深化改革開放、政治建設、全麵依法治國、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國防和軍隊建設、維護國家安全、堅持“一國兩製”和推進祖國統一、外交工作等13個方麵,分領域總結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曆史性成就、發生的曆史性變革,重點總結九年來的原創性思想、變革性實踐、突破性進展、標誌性成果。強調這一時期黨領導人民創造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製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鬥向世界莊嚴宣告,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第五部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的曆史意義”。在全麵回顧總結黨的百年奮鬥曆程和重大成就基礎上,以更宏闊的視角,總結黨的百年奮鬥的曆史意義,即黨的百年奮鬥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開辟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正確道路、展示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深刻影響了世界曆史進程、鍛造了走在時代前列的中國共產黨,闡述黨對中國人民、對中華民族、對馬克思主義、對人類進步事業、對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所作的曆史性貢獻。這五條概括,既立足中華大地,又放眼人類未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關係,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和馬克思主義、世界社會主義、人類社會發展的關係,貫通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的曆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第六部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的曆史經驗”。概括了具有根本性和長遠指導意義的十條曆史經驗,即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至上、堅持理論創新、堅持獨立自主、堅持中國道路、堅持胸懷天下、堅持開拓創新、堅持敢於鬥爭、堅持統一戰線、堅持自我革命。這十條曆史經驗是係統完整、相互貫通的有機整體,揭示了黨和人民事業不斷成功的根本保證,揭示了黨始終立於不敗之地的力量源泉,揭示了黨始終掌握曆史主動的根本原因,揭示了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根本途徑。強調這十條曆史經驗是經過長期實踐積累的寶貴經驗,是黨和人民共同創造的精神財富,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並在新時代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第七部分“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圍繞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強調全黨要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執著奮力實現既定目標,以行百裏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強調必須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強調必須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強調必須銘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常懷遠慮、居安思危,繼續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強調必須抓好後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號召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勿忘昨天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埋頭苦幹、勇毅前行,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同誌們!審議通過這個決議,是這次全會的主要任務。大家要貫徹落實黨中央要求,貫通把握曆史、現在、未來,深入思考、深入研討,聚精會神、集思廣益,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共同把這次全會開好、把決議稿修改好。
多方联动解锁社区治理的“幸福密码” 《国外直播软件live下载》(以下簡稱《指南》)北京6月21日电 题:携手合作 开创未来——习近平主席引领金砖国家合作、推动全球发展述评记者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6月下旬,金砖国家合作再次迎来高光时刻。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在北京主持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以视频方式出席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主持或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历次会晤,为引领金砖国家合作贡献中国智慧,为推动全球发展注入中国动力,在金砖国家合作进程中留下深刻的“中国印记”。时光荏苒,记录下中国领导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辉煌篇章。2022年9月7日,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在厦门举行签约仪式。记者 林善传 摄“把金砖国家合作伙伴关系发展好,把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建设好”“我们来自世界四大洲的5个国家,为了构筑伙伴关系、实现共同发展的宏伟目标走到了一起,为了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走到了一起。”2013年3月,习近平作为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在国际多边舞台亮相,即是在南非德班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彼时,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这样一个由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多边合作机制,如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担当时代作为?厦门国际会展中心(8月26日摄,拼接照片)。记者 姜克红 摄习近平主席为金砖国家团结合作指引方向:“我们要用伙伴关系把金砖各国紧密联系起来,下大气力推进经贸、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往来等领域合作,朝着一体化大市场、多层次大流通、陆海空大联通、文化大交流的目标前进。”以元首外交为引领,以深化伙伴关系为着力点,习近平主席不断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走深走实——2014年7月,在巴西福塔莱萨,习近平主席提出“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国家合作伙伴精神,强调金砖国家合作蓝图就是“发展金砖国家更紧密、更全面、更牢固的伙伴关系”。7月,在俄罗斯乌法,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维护世界和平的伙伴关系、促进共同发展的伙伴关系、弘扬多元文明的伙伴关系、加强全球经济治理的伙伴关系四点主张。“四大伙伴关系”定位,为金砖国家未来合作提供了新思路。10月,在印度果阿,习近平主席总结金砖国家合作10年经验,提出要继续扩大和巩固金砖国家“朋友圈”,保持开放、包容,谋求共同发展。金砖国家合作第一个10年,是集中精力谋发展的10年,也是坚持不懈深化伙伴关系的10年。正所谓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金砖五国国情不同,但对伙伴关系、繁荣发展的追求是共同的。牢牢抓住这一“最大公约数”,发扬金砖国家合作伙伴精神,金砖国家合作日趋紧密,并相继同非洲国家领导人,南美国家领导人,欧亚经济联盟、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及受邀国领导人,“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成员国领导人等展开对话,“朋友圈”不断扩大,持续凝聚发展中国家团结自强的力量。理念指引行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金砖国家合作逐步形成涵盖政治、经济、金融、贸易、社会、人文等多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架构。新开发银行、应急储备安排机制、工商理事会、智库理事会等合作机制启动,一批务实合作成果相继落地生根、开花结果。9月,鹭岛厦门。金砖国家合作开启第二个“金色十年”的大门。2022年5月23日,第六届金砖国家工业部长会议在福建厦门以视频会晤的形式举行。记者 林善传 摄站在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习近平主席审时度势:“金砖合作的意义已超出五国范畴,承载着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期望。”厦门会晤期间,习近平主席邀请来自全球不同地区国家的5位领导人共商国际发展合作和南南合作大计,开启“金砖+”合作新模式,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迈入新的历史阶段。在中方推动下,金砖国家合作实现提速换挡——从政治和经济“双轮驱动”,升级为经贸财金、政治安全、人文交流“三轮驱动”架构。一年后的南非约翰内斯堡,习近平主席提出“将共同建设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促进创新和工业化合作,联手加快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和转型升级”。12月8日,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启动仪式在福建厦门举行。记者 林善传 摄今年,金砖国家合作再次迎来“中国年”。几个月来,中国已成功举办70多场会议和活动,金砖国家合作取得丰硕成果。5月19日,金砖国家外长同9个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部长齐聚一堂,“金砖+”对话活动首次拓展至外长层级。“一箭易断,十箭难折。”在不断强化金砖国家团结协作内核,提升金砖国家向心力、凝聚力的同时,持续扩大金砖“朋友圈”,同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现共同发展繁荣,这正是习近平主席提出“金砖+”的要义所在。南非外交部副总司长苏克拉尔表示,中国提出的“金砖+”开启了一个包容性进程,更多发展中国家参与合作,他们对金砖机制充满信心,愿与五国携手应对共同挑战,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重温习近平主席首次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时的讲话,让人更觉意味深长:“我们要扎扎实实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把金砖国家合作伙伴关系发展好,把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建设好。”“只要我们坚定对自身发展道路的自信、对金砖国家合作的自信,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我们的事业一定能够兴旺发达。”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世博园区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总部大楼(2022年6月17日摄)。记者 方喆 摄“让合作的蛋糕越做越大,让进步的力量越聚越强”加强经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是金砖国家合作的初衷和主线,也是潜力最大、内容最丰富、成果最集中的领域。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经济发展面临困难、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背景下,处于国际格局演变关键历史当口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将达成什么成果、发出什么声音,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充满热切期待。习近平主席指出:“面对当前各种风险挑战,加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今年5月19日,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强调,金砖五国要“增进理解互信,拉紧合作纽带,加深利益交融,让合作的蛋糕越做越大,让进步的力量越聚越强,为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作出更大贡献”。2022年5月23日,嘉宾在福建厦门出席金砖国家工业互联网与数字制造发展论坛开幕式。记者 林善传 摄金砖国家经济总量占全球23%,货物贸易占18%,吸引外资占25%,是世界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南非德班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时,以“独木不成林”为喻强调合作发展的重要性,指出“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条件下,金砖国家发展不能独善其身,必须在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2014年7月,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坚定不移开展全方位经济合作”“争取各领域合作取得更多早期收获成果,给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7月,在俄罗斯乌法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上,习近平主席进一步强调,金砖国家合作事业要繁荣昌盛,就要强本固基,打造金砖国家利益共同体。这次会晤通过了金砖国家经济伙伴战略,为金砖国家中长期合作指明了方向。9月,习近平主席在厦门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上勾画了金砖国家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的蓝图,提出“共同把握新工业革命带来的历史机遇,积极探索务实合作新领域新方式”“让金砖合作机制行稳致远”。2022年5月23日,金砖国家工业互联网与数字制造发展论坛在福建厦门举行。记者 林善传 摄多年来,在国内外多个场合出席金砖国家合作相关活动时,习近平主席一次次发出建立“更紧密经济伙伴关系”的呼吁,用“中国方案”照亮金砖国家合作前行方向。走好共同发展之路,需要深耕厚植,让合作之树枝繁叶茂。2022年12月29日,全球目光聚焦金砖国家合作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宣布将迎来新成员国埃及,这是继决定吸纳阿联酋、乌拉圭和孟加拉国之后新开发银行的再次“扩员”。目前,孟加拉国、阿联酋已完成相关程序,成为正式会员国。2014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巴西福塔莱萨会晤期间,在习近平主席亲自协调推动下,金砖五国以整体合作之力自主创立了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习近平主席指出:“它的成立,是对既有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和完善,可以促进国际金融体系更加深刻地反思、更加主动地改革。”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世博园区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总部大楼(2022年6月17日摄,无人机照片)。记者 方喆 摄自7月开业以来,这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多边金融机构批准、提供资金支持的项目累计已有80多个,总额超过310亿美元。一个个改善民生、助力发展的故事,生动而鲜活——巴西马拉尼昂州道路经过改善后,将降低运输粮食等产品的物流成本,成为当地人民名副其实的“富裕路”;印度卡纳塔克邦建设太阳能发电基地,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推动绿色环保新理念……从推动成立新开发银行,到强调要“建设好、维护好、发展好,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再到宣布向新开发银行项目准备基金出资400万美元、支持银行业务运营和长远发展,习近平主席为新开发银行发展倾注心血、注入活力。走好共同发展之路,还需要建立更广泛的伙伴关系。参观者从2021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展展出的飞机模型前走过(2022年9月8日摄)。记者 林善传 摄“我们将在福建省厦门市建立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开展政策协调、人才培养、项目开发等领域合作,欢迎金砖国家积极参与。”11月,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上,习近平主席诚挚发出“中国之邀”。启动短短一年多时间,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交出一份亮眼合作“成绩单”:推动智库合作研究,开展覆盖28个国家超12万人次的人才培训,推出100多个金砖示范项目……同习近平主席共同提出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倡议的南非总统拉马福萨评价说:“这一伙伴关系将通过工业化、创新、包容增长、投资合作把第二个‘金色十年’的蓝图转化为现实。”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期间,习近平主席将主持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对话会主题为“构建新时代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携手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2022年9月8日,参观者在厦门开幕的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展上拍摄飞机模型。记者 林善传 摄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的背景下,推进可持续发展、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发展期盼。着眼人类永续发展、增进共同福祉,习近平主席于2022年以视频方式出席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期间郑重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为各国聚焦发展、团结发展、共同发展提供行动指南。中国方案,凝聚着全球发展共识。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支持全球发展倡议,中国在联合国平台成立的“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已有50多个成员。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致金砖国家政党、智库和民间社会组织论坛的贺信中指出,中国愿同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一道,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稳步推进全球发展倡议落地落实,共同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今年接棒主席国以来,中国不断推动金砖国家合作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延伸,强化金砖国家务实合作韧性与活力:通过《金砖国家贸易投资与可持续发展倡议》,达成《金砖国家数字经济伙伴关系框架》,建立金砖国家航天合作机制,签署粮食安全合作战略,建立金砖国家职业教育联盟……走过16年光辉历程,金砖国家合作已根深叶茂、蔚然成林。一幅金砖国家新的合作画卷,正徐徐铺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2022年4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记者 蒲晓旭 摄“坚持同舟共济,加强公共卫生合作”“坚持公平可及,加强疫苗国际合作”……2022年9月,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三次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掷地有声的话语,展现中国推动国际抗疫合作的大国担当和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天下情怀。2022年3月,金砖国家疫苗研发中心在线启动。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的背景下,金砖国家向加强公共卫生和疫苗研发合作又迈出坚实一步。一场世纪疫情,既是对各国应对能力的考验,也是对人类团结精神的考验。伙伴的意义和价值,不仅在于顺境中共襄盛举,更在于逆境时携手前行。从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俄罗斯发表主席声明对中国抗疫努力表示支持,到在疫情全球蔓延时中国向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从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发放100亿美元贷款专门用于金砖国家抗疫,到金砖国家卫生部长会议同意启动金砖国家预防大规模传染病早期预警体系相关工作……疫情面前,金砖各国守望相助、团结抗疫,进一步筑牢抗击疫情的“金砖防线”,展现推动全球卫生治理的“金砖担当”。1月14日,中国鲜梨出口巴西首发仪式在河北沧州泊头举行。记者 牟宇 摄金砖国家的发展壮大,带动了国际格局调整的速度、广度、深度,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世界政治经济版图。推动和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金砖国家合作的题中应有之义。2013年3月,人民大会堂,习近平主席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指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必须反映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国际经济规则需要不断革故鼎新,以适应全球增长格局新变化,让责任和能力相匹配”“要继续做全球治理变革进程的参与者、推动者、引领者”……一次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中,习近平主席围绕金砖国家参与全球治理提出中国主张、中国方案。金砖国家合作,超越了政治和军事结盟的老套路,建立了结伴不结盟的新关系;超越了以意识形态划线的老思维,走出了相互尊重、共同进步的新道路;超越了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老观念,实践了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新理念。这种合作模式契合五国客观需要,也顺应了历史大势,有助于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10月30日凌晨,浙江杭州飞往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首条直达电商货运航线“菜鸟号”从萧山国际机场首航。记者 黄宗治 摄9月,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习近平主席对完善全球治理进行深入阐述:“坚定奉行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推动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推进全球经济治理改革,提高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为解决南北发展失衡、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会晤后发表两份“重量级”文件:长达40页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涵盖71项共识,为加强金砖伙伴关系、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规划了新的蓝图;《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主席声明》,包括推动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加强南南合作、构建发展伙伴关系等一系列着眼未来的庄重承诺。习近平主席指出:“金砖合作之所以得到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找准了合作之道。”“我们就事关国际和平与发展的问题共同发声,共提方案,既符合国际社会期待,也有助于维护我们的共同利益。”“面对挑战,金砖国家要展现担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4月14日,中国援助的抗疫物资抵达南非约翰内斯堡奥坦博国际机场。发(中国驻南非大使馆供图)在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库恩看来,金砖国家合作为探索新的全球治理方式提供了试验场。他将中国外交政策的宏伟愿景概括为“八大理念”,其中命运共同体位列榜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身体力行。9年多来,从北京到南非德班、印度果阿,从金砖国家到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习近平主席在同世界的密切互动中,深入思考和解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课题。9年多来,从正确义利观到全球治理观、全人类共同价值,从“一带一路”倡议到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习近平主席不断为破解人类社会面临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和平赤字提供中国方案和公共产品。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在元首外交的有力引领下,中国将一如既往同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一道携手合作,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共创全球发展新时代,奏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强音。(记者 刘华、韩洁、郑明达、柳丝、王宾、温馨)2022年6月1日,当地员工在南非开普敦海信南非工业园的电视机生产线上工作。记者 吕天然 摄这是8月27日拍摄的巴西巴拉那瓜港TCP码头堆场扩建工程现场。中巴企业深度的合作,帮助巴拉那瓜港焕发出新活力。记者 彭桦 摄04月02日,在印度浦那市,工人在中国海尔集团工业园厂房内工作。记者 张兴军 摄10月8日,一名男子在印度金奈的一家商场使用中国品牌的手机。记者 吕小炜 摄
【編輯:魏巍】
相关新闻
- 警察出镜当“客服” 一键扫除“拦路虎”——郑州公安“就跑一次”有新招 2023-04-02
-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调整 利率下调还本宽限期延长 2023-04-02
- 陕西:2020年高职分类考试职业适应性(技能)测试将实行校际联考 2023-04-02
- 继续实施税费支持政策,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财政政策加力稳经济大盘 2023-04-02
- 金砖国家期待激发新的合作动力 2023-04-02
相关新发布
- 央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到8% 2023-04-02
- 菲律宾外长洛钦将访华 2023-04-02
- 让世界读懂中国 让中国惊艳世界 2023-04-02
- 大型丛书《西藏自治区档案馆馆藏蒙满文档案精选》发行 2023-04-02
- 共识之下 风雨兼程 2023-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