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银河娱乐
拉薩12月26日電 題:新村·新業·新貌——西藏五個首批脫貧縣區印象記者 多吉占堆、張熠檸04月02日,西藏自治區脫貧攻堅的成績單上新添濃墨重彩的一筆:拉薩市城關區、日喀則市亞東縣、山南市乃東區、林芝市巴宜區和昌都市卡若區正式宣布脫貧。作為全國唯一的省級集中連片貧困地區,西藏區內59萬貧困人口在五年內和全國一道進入全麵小康社會,鄉村展現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和生活富裕的嶄新風貌。近日,記者走進西藏首批脫貧的五個縣區,聆聽那裏的脫貧故事。新村:拔根換業移鄉風25歲的措旺旦增賣掉了老家的7頭犛牛,把位於拉薩市城關區的新家裝修得更漂亮舒適。在距離拉薩市城關區約200公裏的林周縣老家,措旺旦增和丈夫、婆婆以及三個年幼的孩子原來隻有兩畝薄田,11頭犛牛。田裏的青稞隻夠喂牛,犛牛隻在夏天山上長草時產奶,牛奶還不夠六口人打酥油吃。幾乎沒有現金收入,吃穿全靠政府救濟,措旺旦增一家成了低保戶。“我年紀輕輕,也不想吃低保。可在老家,山多地少,隻能靠養牛。”措旺旦增說。底,措旺旦增一家作為當地易地扶貧搬遷的首批對象,入住拉薩市城關區東南部的新村。新家裏家具家電一應俱全,一家人“隻帶著碗就搬過來了”。很快,措旺旦增在新家附近的養牛場找到了打酥油的工作,每月工資3000元。現在的她,不用再過“望牛興歎”的日子,也不用等到新年才給三個孩子買件新衣服。和措旺旦增一樣,昌都市卡若區的114名貧困群眾,從起陸續入住緊鄰市區的“北京新村”。依靠生態采摘等項目,他們在搬遷當年實現收入翻番,順利脫貧,而且在建有獨立牛棚、馬廄、垃圾房和衝水廁所的新村,過上了人畜分離、一戶一廁和垃圾分類的新生活。“十三五”期間,西藏易地扶貧搬遷群眾預計達26.3萬人,占全區貧困人口的44.6%,目前已有超過10萬人自願搬遷到714個安置點。未來,昌都“三岩”片區等不適宜生存居住的地區將實現整體搬遷,從而幫助更多家庭挪窮窩、拔窮根、換窮業,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途徑。新業:不離故土旺鄉業在日喀則市亞東縣綽木拉日峰腳下,瓊卓瑪用自家僅有的4頭犛牛做股本入股帕裏犛牛產業公司。年近半百的瓊卓瑪14年前生孩子時落下病根,又單身一人撫養兒子,無法外出打工,主要靠織氆氌補貼家用。9月成立的帕裏犛牛產業公司,為母子倆帶來了新希望。帕裏鎮黨委書記紮西介紹,公司現有的8000多頭犛牛中,70%來自本地群眾的犛牛入股。對於每頭入股的犛牛,前三年每年分紅650元,以後每年遞增200元。“犛牛不殺不賣就能賺錢。幾年後,犛牛還能如數領回。”除犛牛外,公司還接受草場入股,用來放牛、種植飼草等。瓊卓瑪的草場入股後,在原來每畝1.5元政府補貼的基礎上,還能獲得每畝0.5元的公司補貼。亞東縣縣委書記舒成坤說:“我們培育本土產業,一方麵可以發揮本地農牧產品特色,另一方麵有助於群眾在家門口脫貧增收,盤活他們手中的資源。”在舒成坤看來,亞東縣能成為西藏首批脫貧縣之一,離不開鮭魚和犛牛養殖等特色農牧業。仍在脫貧道路上的縣區也紛紛擦亮自己的特色產業招牌。白朗縣的蔬菜產業,南木林縣的人工種草產業,隆子縣的黑青稞產業,貢覺縣的阿旺綿羊產業,芒康縣的葡萄產業……截至10月底,西藏已落實產業扶貧資金超過100億元,直接帶動5.12萬人脫貧,輻射20多萬人受益。新貌:綠水青山寄鄉愁巴桑曲珍已經在山南市乃東區苗圃基地工作了七八個月,年底將一次性領到七八千元的勞務報酬。此前,巴桑曲珍完全靠母親和姐姐接濟過活。37歲的她至今未婚,還缺乏知識和技能。8月,巴桑曲珍當上了草原監督員,負責清理草場,每年有3000元的崗位收入。今年她來到離家不遠的苗圃基地打理樹苗,住宿免費。綠樹青草改變的不僅僅隻有巴桑曲珍的生活。“因為有雅江綠化項目,樹苗根本不愁銷。”苗圃基地的負責人索朗次仁估算,基地收入將達到1000萬元,預計帶動當地貧困戶30戶72人人均增收3400元左右。一株株樹苗到了山南人民手中,便讓雅魯藏布江沿岸的風沙地裏長出綠色家園。而一片片林海,在林芝群眾的守護中,更加蒼翠茂盛,掩映著雪山下的旅遊小鎮,寄托了遊人的鄉愁。位於林芝市巴宜區的魯朗鎮一直以原始林海聞名。10月起,由廣東省援藏資金打造的魯朗國際旅遊小鎮投入運營。數據顯示,僅,旅遊小鎮通過家庭旅館等項目,帶動當地人均增收約8000元。西藏自治區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陸華東說,西藏首批5個縣區順利脫貧後,又有25個縣區即將達到脫貧標準。西藏的脫貧攻堅將轉向其他44個深度貧困縣。未來幾年,相信將有更多的貧困戶住進新村,從事新業,過上嶄新的生活。
“十三五”食品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发布——科学打造舌尖上的产业 《大银河娱乐》(以下簡稱《指南》)兰州12月25日电(记者 白丽萍)记者从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了解到,兰州今年投资4.5亿元,在12月底之前,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 20 所,新增学位1.4万个。据兰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确保新建学校按时办学,新增学位不受影响,兰州市政府正在扩充教师编制,并已公开招聘教师1149人。据了解,近年来,兰州市人口逐年增加,学位供给不足,大班额占比大。加快补齐民生短板,着力解决好上学等民生实际问题成为公共服务的重中之重。据介绍,兰州市将继续把保障入学放在首位,提前谋划和实施好学校建设、改造等重点工作,做好设施设备配备、教师补充等工作。
【編輯:沈海蓉】
相关新闻
- 河南:学校食堂禁止采购小龙虾等高风险水产品 2023-04-02
- 供应链水平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2023-04-02
- 专访:显著改善人口健康状况 积极支持全球卫生事业——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高登·加莱亚谈中国改革开放的卫生事业成就 2023-04-02
- 对去年脱贫摘帽县抽查启动 2023-04-02
- 铁路公安机关确保全国铁路调图期间治安平稳 2023-04-02
相关新发布
-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平等、参与、共享:新中国残疾人权益保障70年》白皮书 2023-04-02
-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3日起进入夏航季 “五一”假期航班增多 2023-04-02
- 山西:全面推行企业登记身份管理实名验证 2023-04-02
- 外汇局:外汇市场预期继续改善 2023-04-02
- 麦茬大豆免耕覆秸精播技术研发成功 2023-04-02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